close

 

現在腦中有點雜亂無章,好像沒辦法把所有的東西好好架構起來,既然這樣只好按時間軸一一寫下了


 

為了確認,特地去查了一下,原文跟我記得的所差無幾:

《論語 憲問》:「或曰:『以德報怨,何如?』子曰:『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』

欸好吧其實一瞬間有點點驚訝,我以為這段在論語中算是曝光率很高的了

一直蠻喜歡這段話的其實。

以德報怨對我來說實在太虛偽(←這只是對我來說)太無法達成了,當然或許真的有人可以做到以德報怨,對一個對你很差的人還可以依舊心平氣和笑容依舊的對待他

當然,我不行。

而且老實說,以德報怨,真的何以報德啊!

要是今天你對一個人很好,另一個人對他很差,結果那個人對你跟對他都是笑嘻嘻樂呵呵做的一樣付出的也一樣,只要是人心都會涼了半截吧

但西方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又太過殘暴,有些行為是再怎樣都做不出來的

所以只好不偏不倚、不好不壞,謹謹是公正的對待,所謂的以直報怨。

偏偏我還是修養不足啊,大概現在是介於以牙還牙跟以直報怨的中間吧我猜。

這樣的結果就是,有時候會忍不住抱怨一下、發牢騷一下、生氣一下。有時候漸漸算了,有時候漸漸不能這麼算了。

其實一直記得的,那段時間的難以置信跟崩潰。

一直記得那種憤怒失望交織的錯縱複雜。

隔天去找同學,講著講著就大哭起來。

記得那害我很久很久只能強撐著勉強的笑來面對你。

不過幸好已淡然。實在很討厭那種矛盾鬱結心中的感覺。

就是要發怒又仍顧念著,要裝沒事又無法釋懷。

好吧,反正我就是這種充滿稜角的個性,在盡量改變的過程中,仍是會不斷磕磕碰碰,就隨緣吧。


 

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每個人長大了都會走向結婚生子一途。

或許是因為除了家人以外,沒有人會永遠陪在自己身邊,可是父母會老,兄弟姊妹會各奔東西,所以只好藉由"結婚"來讓自己合法得到新的家人。

一個合法的、會永遠(如果沒有離婚小三天災意外的話)陪著你的人。

以前總認為,一輩子單身跟父母住在一起很好

可是突然發現,如果父母離開了呢?

你說朋友嗎?當他們有了伴侶之後,你說要約吃飯約逛街約聚會,說不定他們就會跟你說我要帶小孩要陪老公。

當然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做的。看電影、看小說、喝咖啡、散步、逛街等等等

可是當別人出雙入對、家庭旅遊、double dating、聊感情聊老工聊男朋友聊小孩,久而久之真的不會覺得漸漸無法融入嗎?

赫然發現自己的心理素質還不堅強。

我想我需要學會不介意不孤單。


 

人生,我們做的每個決定都有好後果和壞後果。一直都是。

追尋夢想和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很棒,而且應該要被鼓勵,但我們永遠不該忘記代價。沒有免費的東西。這是我們這世代的問題。

職場生涯、成功、朋友、社交生活、見識這世界、旅行、出國唸書、在好公司的刺激工作,和,沒錯,依然有完美的感情,婚姻、小孩、所有事,我們想要這一切。

但相較於上個世代,我們很少停下來去思考機會成本、妥協、犧牲和或許我們許多人生目標都太完美了,要求太多,我們的需求太高。

我們什麼都想要,但我們什麼都不想犧牲。而就像我那些最聰明最有抱負的朋友正要開始領悟的,遲早,我們要付出代價。

- 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blog/article.php?id=2314&p=3

 

很多話講過了,我想盡到自己的義務之後,很多事情就隨它自己走,就算不盡如人意、就算覺得不妥,只要掌握自己能掌握的就好了,其他人?就自己開心就好了吧。

有時候很是懷念以前,可以毫無顧忌互相講出自己的想法,激烈的辯(ㄔㄠˇ)論(ㄐㄧㄚˋ),但感情依舊。

雖然各自忙於各自的生活,但那些燦爛依舊呢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呆ˇ 的頭像
    呆ˇ

    呱啦

    呆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